《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 2021-11-25 浏览次数: 10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动物生理学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

266071 

学时/学分

32/2

英文名称

Animal physiology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选用教材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4) 第一主编左明雪

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

动物生物学261904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主讲教师

涂小云

大纲执笔人

涂小云

大纲审核人

邹峥嵘


二、课程简介


《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程,开设于大学三年级上学期。本课程主要涉及两个部分内容: (1)细胞和分子生理部分:包括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突触和突触活动的调节及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生理; (2)系统生理部分:包括神经、内分泌、血液及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深刻理解高等动物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发生机制、调节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牢固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生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一些生理或病理现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教学打下知识基础,培养和巩固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实现从高中学习方式持续向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激发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目标

目标1:掌握和了解神经元的兴奋产生和传导机制,掌握和了解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及其方式,了解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肌细胞收缩的分子机制及机械收缩的特征,能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常见动物生理现象进行适当解释。(对应毕业要求3-1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3-2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目标2:了解神经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等系统的结构,掌握各系统生理活动特征及其调节(对应毕业要求3-13-2)

目标3:了解本课程研究的任务、对象,掌握动物机能调节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4个水平、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等概念,树立动物生命活动的整体观(对应毕业要求3-13-2)

目标4:基本掌握血型鉴定、血压测定、视力测定等方法,为今后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及实验指导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对应毕业要求4-2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目标5:掌握记忆、学习等概念,熟悉学习、记忆等规律,掌握正确的育人规律;将著名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家的先进事迹及学科发展的具体实例,融入动物生理学教学,使同学们深刻体会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兢兢业业的良好品质,体验科学家们的团队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自觉地将这些优良品质和科学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对应毕业要求6-1掌握育人规律6-2学科育人)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目标

5

3. 学科素养

3-1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在不同深度和广度上掌握生物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规范的生物学实验技能,理解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和了解一定的生物学科前沿知识。

H

M

L



3-2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理解和掌握“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能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

H

M

M



4. 教学能力

4-2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能根据中学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识特点,开展中学生物学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能把乡土生物资源转化为生物教学资源应用于中学生物学教学中。




L


6. 综合育人

6-1掌握育人规律

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意识,理解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的内涵。




M


6-2学科育人

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能够利用中学生物学学科教学开展育人活动,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M





五、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课程

名称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动物生理学



H

M


M


L

六、教学内容、学时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主题)

(主要内容、目标要求)

学时

课程目标及关联度

课程目标

关联度

1

绪论

1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对象、动物机能调节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4个水平和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等概念;

3 《动物生理学》是实验性学科,理解实验的重要性和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2

目标3

M

2

细胞膜的功能结构

和跨膜信号通讯

第一节 细胞膜超微结构及物质跨膜转运

第二节 细胞间通讯和信号转导

1

目标1

L

3

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第一节 细胞膜的电生理

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传导

2

目标1

H

4

突触传递和

突触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神经肌肉接头

第二节 神经元突触

第三节 神经递质系统

2

目标1

M

5

骨骼肌、心肌和

平滑肌细胞生理

第一节 骨骼肌生理

第二节 平滑肌生理

第三节 心肌生理

2

目标1

H

6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第三节  自主神经系统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3

目标2

M

目标5

H

7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眼和视觉

第三节  耳和听觉

第四节  前庭器官和平衡感觉

第五节  嗅觉与味觉器官

第六节  皮肤感觉

1

目标2

L

目标4

L

8

血液

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  血液凝固

第五节  机体防御

第六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3

目标2

H

目标4

H

9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第四节  器官循环

3

目标2

H

目标4

M

10

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与肺泡

第二节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五节  呼吸的调节

第六节  肺的非呼吸功能

3

目标2

H

11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1

目标2

M

12

消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内的消化

第三节  胃内的消化

第四节  小肠内的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的消化

第六节  吸收

3

目标2

H

13

排泄

第一节  肾的结构与基本功能

第二节  尿的生成

第三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第四节  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第五节  排尿活动及其调节

3

目标2

H

14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第三节  垂体的内分泌

第四节  甲状腺

第五节  肾上腺

第六节  胰岛

第七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

第八节  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

1

目标2

H

目标5

M

15

生殖

第一节  雄性的生殖功能

第二节  雌性的生殖功能

第三节  受精、妊娠与授乳

1

目标2

L

16

生长发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胚胎期发育

第三节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1

目标2

L


七、课程教学方法

《动物生理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师讲授、学生实践及小组讨论等。

1. 教师讲授

教师通过PPT等方式讲授《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鉴于本课程内容较多,课余时间学生还得自学一部分内容(有效支撑课程目标1.2.3.5)

2. 学生实践

根据理论课教学的进度,每学期组织全班同学开展2-3次实践教学,开展测视力和测血压等实践活动,以此巩固课堂理论知识 (有效支撑课程目标4)

3. 小组讨论及研究性学习

组织同学们梳理《动物生理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生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突破和重要事件,查找、收集相关资料,追溯了解科学家在科学道路上的艰苦探索历程,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 (有效支撑课程目标5)

八、课程考核与评价

1. 评价主体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互动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笔试情况。

2.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1掌握和了解神经元的兴奋产生和传导机制,掌握和了解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及其方式,了解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肌细胞收缩的分子机制及机械收缩的特征,能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常见动物生理现象进行适当解释。

基础理论知识:兴奋的产生、传到、传递及效应器的反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分析应用能力:能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解释动物生理常见现象。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互动情况和平时作业测试情况。

期末成绩:期末笔试成绩。

课程目标-2了解神经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等系统的结构,掌握各系统生理活动特征及其调节。

基础理论知识:各大系统生理功能、特征及其调节。

分析应用能力:生理功能失调时可能产生的病理现象或疾病。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互动情况和平时作业测试情况。

期末成绩:期末笔试成绩。

课程目标-3了解本课程研究的任务、对象,掌握动物机能调节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4个水平、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等概念,树立动物生命活动的整体观。

基础理论知识:生命活动的4个水平、内环境及其稳态、动物机能调节方式及其特点等知识。

分析应用能力:能够应用动物生理学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生理学现象,如排尿反射等。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互动情况和平时作业测试情况。

期末成绩:期末笔试成绩。

课程目标-4基本掌握血型鉴定、血压测定、视力测定等方法,为今后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及实验指导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基础理论知识:血型鉴定方法、血压影响因素和视力影响因素等理论知识。

分析应用能力:能够或指导学生鉴定血型、测定血压和视力等。

平时成绩:操作熟练程度及完成情况。

课程目标-5掌握记忆、学习等概念,熟悉学习、记忆等规律,掌握正确的育人规律;将著名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家的先进事迹及学科发展的具体实例,融入动物生理学教学,使同学们深刻体会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兢兢业业的良好品质,体验科学家们的团队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自觉地将这些优良品质和科学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基础理论知识:记忆、学习等概念及其规律。

分析应用能力:能利用记忆和学习规律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管理好班级。

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小组成员有效沟通、密切合作,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挖掘《动物生理学》中课程思政元素。

平时成绩:主要考课堂学习过程中在讨论相关主题时的表现及课外查找资料的能力。



3.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10%),平时作业(10%),实践(20%期末成绩:即期末考试(60%)。



序号

课程目标

考核形式

合计

出勤率

平时作业

实践

期末考试


1

课程目标-1掌握和了解神经元的兴奋产生和传导机制,掌握和了解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及其方式,了解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肌细胞收缩的分子机制及机械收缩的特征,能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常见动物生理现象进行适当解释。

2

2

0

25

29

2

课程目标-2了解神经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等系统的结构,掌握各系统生理活动特征及其调节。

4

2

0

25

31

3

课程目标-3了解本课程研究的任务、对象,掌握动物机能调节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4个水平、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等概念,树立动物生命活动的整体观。

1

2

0

10

13

4

课程目标-4基本掌握血型鉴定、血压测定、视力测定等方法,为今后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及实验指导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1

2

20

0

23

5

课程目标-5掌握记忆、学习等概念,熟悉学习、记忆等规律,掌握正确的育人规律;将著名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家的先进事迹及学科发展的具体实例,融入动物生理学教学,使同学们深刻体会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兢兢业业的良好品质,体验科学家们的团队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自觉地将这些优良品质和科学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2

2

0

0

4

合计

10

10

20

60

100



类型与权重

评分项目

分值

具体要求

平时成绩(40%)

出勤率

10

课堂点名及课堂参与情况

平时作业

10

平时作业完成情况

实践

20

操作熟练情况及完成情况

期末成绩(60%)

期末考试

60

闭卷考试

4.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课程目标

出勤率 (10%)

平时作业 (10%)

实践

(20%)

期末考试(60%)

目标总分

目标达成度

课程目标-1

2

2

0

25

29

0.4×(本目标平时成绩)+ 0.6×(本目标期末成绩)/29

课程目标-2

4

2

0

25

31

0.4×(本目标平时成绩)+ 0.6×(本目标期末成绩)/31

课程目标-3

1

2

0

10

13

0.4×(本目标平时成绩)+ 0.6×(本目标期末成绩)/13

课程目标-4

1

2

20

0

23

本目标实际平时成绩/23

课程目标-5

2

2

0

0

4

本目标实际平时成绩/4

合计

10

10

20

60

100









5.评分标准

考核方式

评分标准

90-100

75-89

60-74

0-59

/及格

不及格

期末考试

根据考生答卷情况,按照期末考试试卷评分标准与细则进行评价。

实践

非常熟练地全部完成所有操作。

熟练地完成两项以上操作。

较为熟练地完成一项以上操作。

操作不熟练。

平时作业

能按时高质量完成布置的作业。

能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质量一般。

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不能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出勤率

根据点名情况赋予分数。

九、课程学习资源与建议

1. 主讲教材

左明雪 主编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6月出版

2. 参考书目

陈守良主编 动物生理学(第四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8月出版

3.学习建议

《动物生理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内容广泛、与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专业限选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扎实学好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及身体状况密切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将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及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建议同学们合理利用手机、电脑、网络等工具或资源,实现移动式、碎片化学习。













附录: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安排

(含章节主要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课外作业与辅导

备注

1

2

1章 绪论

1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对象、动物机能调节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4个水平和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等概念;

3 《动物生理学》是实验性学科,理解实验的重要性和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讲授+讨论

比较三种调节方式的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2

1

2细胞膜的功能结构和跨膜信号通讯

第一节 细胞膜超微结构及物质跨膜转运

第二节 细胞间通讯和信号转导

讲授+讨论

列举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异同点


2

1

3章 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第一节 细胞膜的电生理

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传导

讲授+讨论

简述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及特点


3

1

3

1

4章 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神经肌肉接头

第二节 神经元突触

第三节 神经递质系统

讲授+讨论

简述突触传递的过程


4

1

4

1

5章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生理

第一节 骨骼肌生理

第二节 平滑肌生理

第三节 心肌生理

讲授+讨论

比较三种肌细胞电生理活动的异同


5

1

5

1

6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第三节  自主神经系统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讲授+讨论

简述学习和记忆概念、影响因素


6

2

7

1

7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眼和视觉

第三节  耳和听觉

第四节  前庭器官和平衡感觉

第五节  嗅觉与味觉器官

第六节  皮肤感觉

讲授+实践

测视力


7

1

8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  血液凝固

第五节  机体防御

第六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讲授+实践

鉴定血型


8

2

9

2

9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第四节  器官循环

讲授+实践

测量血压


10

1

10

1

10章 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与肺泡

第二节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五节  呼吸的调节

第六节  肺的非呼吸功能

讲授+讨论

简述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方式的区别


11

2

12

1

11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讲授+讨论

简述体温影响因素


12

1

12章 消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内的消化

第三节  胃内的消化

第四节  小肠内的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的消化

第六节  吸收

讲授+讨论

归纳影响消化能力的因素


13

2

14

2

13章 排泄

第一节  肾的结构与基本功能

第二节  尿的生成

第三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第四节  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第五节  排尿活动及其调节

讲授+讨论

简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15

1

15

1

14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第三节  垂体的内分泌

第四节  甲状腺

第五节  肾上腺

第六节  胰岛

第七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

第八节  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

讲授+讨论

了解胰岛与糖尿病发病的关联性


16

1

15章 生殖

第一节  雄性的生殖功能

第二节  雌性的生殖功能

第三节  受精、妊娠与授乳

讲授+讨论

查阅有关优生优育相关资料


16

1

16章 生长发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胚胎期发育

第三节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讲授+讨论




(修)订日期: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