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 2021-11-25 浏览次数: 10

动物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


  1.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261904

课程名称

动物生物学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

学分

4

考核方式

综合考评

开课时间

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授课对象

2020级生物科学2

学时

64

选课人数

49

参评人数

49

课程目标达成度期望值

0.78

任课老师

丁红秀

评价责任人

丁红秀

评价参与人

邵明勤涂小云牛耕耘李言阔


  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学生受到动物生物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3-1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掌握动物生物学各个类群的基本分类知识如各类群的分类依据、种类等掌握各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及其起源。了解各动物类群特别是常见动物的调查方法及其原理。

3-2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动物生物学的学习,正确理解生命观念、学生理性思维得到提升。通过基本理论及学生文献阅读,学生的动物学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3 学科素养通过动物生物学基本专业知识、技能及方法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动物的起源与进化,能解决和回答相关的动物分类、进化等的实际问题和自然现象。学生能掌握动物学调研和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正确提出动物学的基本科学问题,并初步设计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初步的探索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

掌握各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及分类,了解动物生物学的系统知识。

3-1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掌握动物生物学各个类群的基本分类知识如各类群的分类依据、种类等掌握各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及其起源。了解各动物类群特别是常见动物的调查方法及其原理。

4-2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能根据中学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识特点,开展中学生物学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能把乡土动物资源转化为生物教学资源应用于中学生物学教学中。

3 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三字一话”、教师语言艺术、 多媒体制作等教学基本技能;通过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等教学实践环节,获得教学体验,掌握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生物学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依据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识特点,应用生物学科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方案,能把乡土动物资源转化为生物教学资源应用于中学生物学教学中。

课程目标3

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

3-1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掌握动物生物学各个类群的基本分类知识如各类群的分类依据、种类等掌握各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及其起源。了解各动物类群特别是常见动物的调查方法及其原理

3-3理解跨学科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

理解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数学、化学、物理学与信息科学等跨学科知识,了解生物科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利用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3 学科素养

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及其过程动态,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学科动态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利用文献查阅,初步掌握目前动物生物学某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具备利用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4

获得从事与动物生物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3-2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动物生物学的学习,正确理解生命观念、学生理性思维得到提升。通过基本理论及学生文献阅读,学生的动物学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6-2学科育人

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能够利用中学生物学学科教学开展育人活动,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8-2沟通合作能力

掌握一定的沟通合作技能,能组织或参与小组学习和专题研讨活动,乐于分享交流阅读的相关文献或开展实验讨论的结果。善于与同行、学生、指导教师等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创新任务或教学工作等。

3 学科素养

6综合育人】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全程育人和立体育人的意识;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能够充分利用中学生物学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掌握动物学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能根据相关文献的阅读,初步设计动物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组织与指导校内外各种动物学科研活动

8交流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理解沟通合作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沟通合作的基本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体验。



  1. 课程目标评价方法

评价环节

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过程性成绩

考勤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




期中考查


总结性成绩

期末考试



  1. 课程目标考核分布

4.1总结性成绩分布——期末考试

试题号

合计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1

2

3

4

1

目标分值

100

2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8

8

3

3

3

3

12

目标1

50

1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4

3


3


3

目标2

35

4







2

2




2

2


2

2

2

2




2


3


3

7

目标3

15

4





2
















5

2





2

目标4

































4.1.1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4.1.2 期末考试成绩分布图





4.2过程性成绩分布——考勤、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期中考查


考核项目

合计

考勤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

期中考查

目标分值

50

20

30

目标1

26

8

18

目标2

10

4

6

目标3

7

4

3

目标4

7

4

3


4.2.1平时成绩分布图




绝大多数同学均能按时到课,认真听讲记录,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正确回答老师提问,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前小报告和课后思考题等作业。


4.2.2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是以融智云线上答题的形式进行的,全班同学均正常参加考试,最高分91分,最低分43分,不及格人数为2人,平均分78.3,总体成绩呈正态分布。




  1.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


5.1教学、学生评价结果

课程目标

老师评价

学生评价

课程目标1

0.8

0.8

课程目标2

0.8

0.8

课程目标3

0.75

0.8

课程目标4

0.75

0.8

课程总目标

0.78

0.8


5.2 课程考核成绩评价结果

课程目标

评价依据

评价环节

权重

目标分值

实际平均分

目标达成评价值

课程目标1

是否熟悉动物生物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能否熟练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技能。

期末考试

50%

25

19.28

0.79

考勤、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

40%

8

6.8

期中考

60%

18

14.28

课程目标2

是否能够熟悉动物生物学的系统知识,并能主动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动物学分类问题

期末考试

35%

17.5

13.58

0.788


考勤、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

20%

4

3.4

期中考

20%

6

4.7

课程目标3

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深入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否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否具备团队协作与交流表达能力

期末考试

15%

7.5

5.82

0.80


考勤、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

20%

4

3.4

期中考

10%

3

2.35

课程目标4

是否深入了解从事与动物生物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是否熟悉动物生物学中包含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否认同和遵循动物学的伦理和道德,是否树立正确生命观和价值观

期中考试

10%

3

2.35

0.82

考勤、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

20%

4

3.4

课程总目标

0.796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柱状图



  1.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6.1达成情况

动物生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动物的地理分布概况及动物进化等,因此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面也极大,所涉及的知识点多且烦琐,且以描述性知识为主课程理论性强、抽象度高。本课程授课对是本科年级学生,已修习有着类同学科特征的的《植物生物学》,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且相较于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加上适当的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的应用,学生对动物生物学》课程学习兴趣良好课前、课堂及课后均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从平时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卷面情况来看,通过课程学习,学较好地掌握了动物生物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受到动物生物学基本研究技能训练。掌握了各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鉴定方法认识代表动物常见物种,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获得从事与动物生物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课程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这一普遍问题,从教学模式与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积极改革,如增加过程考核(如期中考试、平时作业、课堂小报告等),取得积极的成效,课程目标达成度较好,课程的目标达成值为0.796,高于预期值0.78

6.2存在问题

  1. 学生对动物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延伸和应用还不够今后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培养和训练

2)目前程目标考核量化标准不够具体和明确有待改进

6.3改进措施

1)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创新实践能力不强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但这也是必须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本课程将引入高质量的线上课程资源用于学生基础知识点的学习,课堂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延伸和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将进一步增加探究分析型考题和内容。

2)建立学生过程性评价个人台账,增加学生互评内容和环节。